共找到 社会学相关的 本期刊
共找到 社会学相关的 2346篇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深刻而持续的转型之中,受此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纠纷呈现出新的、复杂的模态,影响日益广泛,引起了人类学界极大的关注。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青海泽库县隆吾村与同德县贡公麻村之间的草山纠纷事件为案例,讨论、分析了该地区...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宗教篇"的主旨,也是新时代正在社会实践的宗教主题,它更是当代中国宗教学的新命题。该文从跨文化的宏观历史比较的视角,探讨了人为何有宗教、宗教又为何是人类学的常数以及在不断变迁的大社会中它又...
察瓦龙,是西藏东南部察隅县境内的一个行政乡,位于怒江中上游卡瓦格博神山西侧脚下,与西藏芒康、左贡以及云南德钦、贡山、独龙江相邻。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察瓦龙鲜为被外界所知,故出现不少误读其历史文化之现象。其中,关于"察瓦龙"这一地名称谓来源,目...
格鲁派寺院的寺规是规范僧人行为的准则。在寺规中对俗人出家入寺成为僧人方面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中对部分人群进行了出家入寺的限制。这样的限制与佛教本身的教义似乎"矛盾"。究其原因,与佛教戒律及藏族的"洁净"观念相关,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受到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70年的变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对70年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轨迹的梳理总结,运用间断平衡理论的长期视角分析该政...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时必须充分关照其独特性,这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文化安全等...
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是乡村战略的重要资源和动力源泉;乡村振兴是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目标。当前,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中面临过度开发、侵权、知识产权权属不明等方面的纠纷,需要从法治上予以保障。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法治保障...
《敦煌碑铭赞辑释(增订本)》(郑炳林、郑怡楠辑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共一百二十多万字,收集了敦煌写本碑文、墓志铭、邈真赞、功德记等216篇,吸收了大量最新公布的敦煌文献和绢画题记。书中文书排列首先遵循卷号顺序,同时兼顾文书之间的联...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四方努力:高层领导、中层领导、知识界、基层民众。高层与基层相通,中层与学界互联,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体同意识。
本文基于1953-2010年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及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和首位度指标等指标,研究中国城市民族构成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持续增长;"西部城市、小型城市、自治区域内城...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